我国首次明确城镇化路径 小城市全面放开落户
  时间:2013-6-27   来源:房融原创

  城镇化一直是今年以来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6月26日,正在北京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所作的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将紧紧围绕推动城镇化转型发展,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3年2505万农业人口落户城镇  报告提出,各地正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印发实施。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保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配套措施,18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14个省(区、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据公安部统计,2010-2012年,全国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数量为2505万人,平均每年达到835万人。  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须合理设定  未来城镇化如何发展?徐绍史介绍,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异地就业城镇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同时,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保障城镇常住人口合理住房需求  徐绍史提出,要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公共财政体系和投融资机制,为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徐绍史说。

标签:购房贷款攻略
 
  我想贷款
 贷款类型  
 贷款金额
 贷款年限
  贷款计算
贷款还款计算器
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器
  成功案例
张** 在 渤海银行办理贷款 80万元
陈** 在 建设银行办理贷款 57万元
吴** 在 农业银行办理贷款 130万元
张** 在 建设银行办理贷款 42万元
管** 在 汉口银行办理贷款 125万元
李** 在 建设银行办理贷款 50万元
陈** 在 汉口银行办理贷款 108万元
周** 在 武汉农商行办理贷款 119万元
戴** 在 武汉农商行办理贷款 48万元
胡** 在 汉口银行办理贷款 190万元